当前位置: 首页 > 真新概况 >  内容

历史沿革

文章来源:上海嘉定 作者: 发布时间:2020/9/7 点击数:1108 次


战国时期,江桥镇(因真新新村街道办事处是从江桥镇建置中划分出来的,以后在叙述中用“江桥”两字代替真新新村街道办事处,特此说明)。在楚国境内,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任春申君黄歇为相,此间为黄封地,他曾在江桥、黄渡一带率领诸侯渡江讨秦,秦灭楚后,设会稽郡,江桥在郡的邈、疁县境内汉属荆州,晋属扬州,隋属吴郡,唐属浙西路、五代属吴越。

 

北宋,在长江南岸设浙西,江桥乡在路辖苏州府华亭县境内。于吴淞江中游北岸北新泾以西置临江乡,取地临江岸之意。在吴淞江支流不远的横沥江上,架一座通驿的石桥。这座石桥质地坚固,气势雄伟,江桥也因此得名。旋因金兵入寇,北宋灭亡。皇族子弟赵构,南渡长江,建都临安,史称南宋,为开发江南土地,特设置嘉兴路,并在路属华亭县吴淞江下游设上海镇,江桥属上海镇管辖。

 

嘉定10年(1217)从昆山县分出嘉定县,江桥乡有小部署之。

 

元朝至元29年(1292),将上海镇升格为上海县,江桥距县城30里,为上海县西北边陲。

 

明朝中叶以后,江桥地区被编为上海县三十保,属高昌乡。据明弘治12年(1499)《上海县志》载:“松江府上海县高昌乡江桥乡石桥坍毁,由地方措资重建石桥,名曰:“永镇桥”。

 

清朝雍正三年(1725)从嘉定分出宝山县,江桥乡有一部分属之。

 

咸丰10年(1860),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在南京建立太平天国,各地义军纷纷响应。青浦周立春,上邑流丽川先后揭竿,声势浩大,苏督谭钧培为了镇压农民,兴办团练,招募局勇,以屠杀义军,并将原来的虹桥、新泾、江桥、诸翟4个乡合并成西乡。加强内部协调,实行联防,江桥该称江桥区。

 

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光绪32年(1906),江桥又复称镇。宣统元年(1909)成立蒲淞镇,江桥再称乡。

 

民国成立以后,上海县归江苏省沪海道节制,江桥为江苏省沪海道、松江府、上海县、葡淞市辖的一个乡。

 

民国17年(1928)北伐胜利以后,将原来上海县属上海,闸北、洋泾、葡淞市和漕泾、塘桥、高行、陆行、引翔、扬思、德华7乡划归上海特别市,直属中央国民政府,从此江桥乡脱离江苏版图,成为上海特别市蒲淞区辖的一个乡。

 

民国24年(1935)国民政府废吕邻设保甲,江桥地区为蒲淞区第21、22、23、24四个保,并设蒲淞区第五联保办事处处于江桥镇上。

 

民国26年(1937)日军侵华,上海沦陷,翌年上海伪市府成立,将蒲淞区划归沪西公署管辖。次年废公署改称羽林区,辖区如旧。

 

民国34年(1945)9月,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国民党政府接收,恢复蒲淞区旧称,并将地处吴淞江北的汤家角、延场两个自然村划给江桥,编为蒲淞区第25保。至此江桥地区共有21、22、23、24、25五个保,属第五联保办事处。

 

民国36年(1947)蒲淞区改名为新泾区,直至1949年解放。

 

1949年5月江桥解放,第二年隶属变更,江桥乡划归真如区。新的真如区辖真如镇、扬桥、陈渡、电台、江桥、交通一镇五乡,同时又将扬桥乡中划出13个自然村给江桥。

 

1951年土地改革结束后,划分小乡建立政权。江桥乡(19个自然村),双洋乡(21个自然村),真江乡(24个自然村有17个在江桥),扬桥乡划入部分成立真扬乡(16个自然村有13个在江桥境内)。

 

1954年嘉定县将南翔区田杜乡(18个自然村)划给江桥,至此,江桥共有江桥、双洋、真江(大部)、真扬(大部)、田杜5个小乡。

 

1956年1月在成立农业合作社运动中,将江桥、双洋、田杜3个小乡合并为江桥大乡。真江大部与真扬大部合并为真扬大乡。同年3月,上海市在并区中撤新泾、龙华、真如建制,成立上海市西郊区。江桥、真扬成为西郊区辖的2个乡。

 

1958年7月,撤区并县,原来新泾、龙华区并入上海县,真如区并入嘉定县。同年9月在人民公社化的高潮中,在真如区的范围内,成立长征人民公社。公社下设10个大队,江桥地区成为长征公社五大队(大部分)、六大队、七大队和八大队。

 

1960年1月,废大队建管理区,原七大队、八大队为江桥管理区,五大队、六大队为真扬管理区。

 

1961年3月与1961年11月两次拆分公社。先是一分为二,后在一分为三。此时江桥公社共有11个大队2674户,12704人,6592个劳动力和19970.8亩耕地。

 

1980年地名普查,星火大队更名为华庄大队。1981年分拆真新、建华两个大队,增加了真江和建新两个大队;1984年五四大队再拆分出一个大宅大队。

 

1983年5月经九届四次人代会决议,恢复乡人民政府建制,结束了推行25年的政社合一的制度,实行政社分设。

 

1993年3月28日,经上海市人民政府(1993)21号文批准,同意撤乡建镇,江桥乡人民政府更名为江桥镇人民政府。

 

1995年8月9日经嘉定区人民政府嘉府(1995)155号文件批准,同意设置真新新村街道办事处(筹),办事处为嘉定区人民政府派出机构,受区人民政府的领导,管理该地区的行政工作,其职能和任务执行“上海市街道办事处工作规定”。

 

真新新村街道办事处(筹)的管辖范围为:市规划外环线以东的江桥镇所辖的真新、真江、丰庄、栅桥四个村的全部约6平方公里。

 

1995年10月24日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沪府(1995)45号文批准,同意建立嘉定区真新新村街道办事处。

 

2006年9月15日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沪府(2006)93号文批准,同意真新新村街道更名为真新街道。

 

2008年,被誉为上海“西大门”的曹安路(即312国道)拓宽改建,真新在改造工程中同步实施高架线入地工程,曹安商圈环境面貌得到显著改善。

 

2009年3月“金沙·3131”创意园区在真新落成,真新插上了电子信息产业大发展的新飞翼,成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集聚各类创意产业人才的一片热土。

 

2010年“社区巴士”真新1路全面开通,全线长7公里,穿梭于街道12个社区、大卖场、医院之间。

 

2011年12月20日,真新街道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2011年秉承“创新+科技”、“依法+服务”,真新率全市之先推出社会治理创新模式“大联勤”体系将职能力量和社会资源在“块”上有效整合。

 

2012年,街道开始构建“五区一会”党建工作平台,创新组织架构、理顺工作机制、整合区域资源、搭建有效平台、丰富活动载体,使体制内外各种资源在“五区一会”党建工作平台上找到各自的着力点,不断增强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全面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2013年12月轨交13号线一期西段建成开通,真新地区结束了没有轨交的历史。

 

2014年真新街道落实市委“一号课题”精神,完成街道体制改革,工作重心全面转向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和公共安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