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不可貌相
猫不可貌相
黄 凌
亲戚家里养了一只又肥又大又懒的波斯猫,成天吃了睡睡了吃,偶尔发点萌,乐得主人哈哈大笑。据介绍,这只猫身价6000多元,在同类猫中属于偏低的。说句不中听的话,这猫要是送给我,要不要还不一定呢。
在乡下生活的日子里,我也养过猫。但那是养着捉老鼠的。其中有一只特别勇武,令我至今难忘。
那段日子家中的老猫年纪大了,渐露出风烛残年的景象。不用说捉老鼠,连走路都有些困难。我早就考虑再养一只猫接班,但一时半会儿没有就手的。
也许是天生有缘。那是冬天的一个傍晚,嗖嗖的西北风刮得很紧。我从外面回来,在离家不远的沟渠杂草丛边发现了这只瘦骨嶙峋走路踉跄身体十分虚弱的小猫。我猜它肯定是与妈妈走散了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见了我,可怜地抬起头来向我发出微弱的喵喵求救声。我一时动了恻隐之心,加之家中也正需要一只猫,就把它放进包里带回了家。当天晚上没有任何准备,随便弄了点鸡蛋拌饭给它吃了。并找了一只半大的纸箱,铺了点棉絮算是它的床。
第二天,我走近纸箱一看,它依然趴在那儿一动不动。我以为它死了,用手拍了拍它的床,它的耳朵居然动了一下,我大喜过望。因为昨晚妻子认为这是一只养不活的病猫。我说:好歹也是一条生命,死马当作活马医吧。只要我们尽力了,是活是死就看它的造化了。说是这样说,心中的那份不忍让我去街上买了些小鱼,熬成浓汤拌上饭喂它。看到它吃得比昨晚多了些,心中淌过些许的安慰。接下来的几天,我如法炮制,像服侍病人一样,每天买几条小鱼熬成汤。还特意滴上几滴麻油,撒上几粒葱花,尽量让饭菜可口一些。
一周以后,我希望看到的终于看到了。小猫爬出了纸箱,步履蹒跚地跑到院子里趴在一只旧布鞋上晒太阳。晚上也能返回自己的房间睡觉。随着胃口的增加,小猫一天天健康起来。看来小猫没有病,当时只是饿坏了。
这是一只乡下常见的普通的猫。除颈下、臀部和脚是白色的以外,头、背、尾都是大片的棕黄与淡黄相间的条纹。谈不上漂亮,但也不算丑陋。柔和的外表下透着几分憨厚。乡下人养猫是为了捉老鼠,对是否漂亮并不特别在意。
我们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咪咪”。这是村里大多数人家唤猫的习惯用语。然而就是这样一只相貌平平的猫,初出茅庐便做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让我对它刮目相看。
老鼠怕猫,只要听到猫的叫声便会以“惹不起躲得起”的心态举家动迁别处。免得冤家路窄自找不痛快。然而我们家这只猫虽然来家已有20多天了,偶尔发出的呜哇呜哇的叫声对老鼠完全没有震摄力。夜里老鼠的闹腾一如既往地涛声依旧。猫小体弱,我们也不曾有过高的不切实际的企求。
一天中午时分,我正在案前写作,似乎隐隐听到呼呼的猫的怒吼声。我走出房间一看,眼前的一幕让我惊呆了。我捡来的那只羸弱小猫,正对着一只比自己小不了多少的大老鼠发出呼啸的警告。估计是这只老鼠大王白天出来散步,碰上了同样正在屋里东游西荡的小猫。大老鼠依仗强壮的身躯,并没有把眼前的这只宿敌当回事。非但没有退缩,反而转过身来愤怒地与小猫四目相对,似乎有与之一决高下的企图。
胆大妄为的老鼠偏偏遇上了不自量力的“初生猫犊”,只见它猛地一个腾空跳到大老鼠的背上咬住了老鼠的头皮,大老鼠痛得吱吱直叫。我还没来得及为小猫的勇敢行为点赞,那只庞大的老鼠一个翻身就轻易地把小猫压在身下,并露出尖锐的牙齿张嘴就要撕咬,小猫一下子处于明显的劣势。看得出来,在这场势均力敌的搏斗中,即使老鼠不能彻底取胜,小猫的遍体鳞伤也是不可避免的。慌乱和情急之下,我抄起门边的一柄灰扒(农村锅堂出灰的工具)对着老鼠砸了下去,这一砸正中老鼠的脊梁骨,老鼠当即断成两截瘫在地上直翻白眼。小猫趁势反扑到大老鼠的背上,一口咬住颈项上皮死死不放。偌大的鼠餐小猫足足吃了两天。
也许是群龙无首的缘故。从这天起,家中的鼠情一天比一天安静。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小猫变成了大猫,但一副不事张扬的面孔总让人产生碌碌无为的联想。后来我才慢慢地发现,“咪咪”的抓鼠本领堪称一流。家中的老鼠抓完了,它常常到田野上抓一些褐色的田鼠回来改善伙食。据我观察,“咪咪”抓老鼠的本领除了勇敢和奔跑极快以外,异乎寻常的耐力是它克敌制胜的基本功。它能成半天地守候在老鼠洞口,直到有所斩获。
每当秋收完毕,我父亲总是把准备用来打绳的糯稻草吊在屋梁上,免得受潮糜烂影响草绳质量。一日,被咪咪追赶的一只老鼠在走投无路之际一头钻进空中草垛。咪咪哪肯善罢甘休,循迹扒草追杀。老鼠体小,在草垛中钻来钻去游刃有余,而咪咪跟踪穿越必须付出几倍的努力。约摸过了个把小时,咪咪叼着老鼠从空中一跃而下,我发现它已全身湿透。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看到猫出汗。
说了这么多,别以为咪咪只是一只勇猛的猫,错!它的智慧也同样让你叹为观止。
以前苏中一带的老式房子都是麦秸盖顶,檐低墙不高。麻雀喜欢在檐下筑巢在墙头嬉戏。咪咪竟然打起了飞来飞去的麻雀的主意。那天我正坐在门前的树下纳凉,看到几只麻雀在寻觅散落在墙头上的草籽。它们啄一下便会警觉地抬起头来四处张望。咪咪趴在墙角的阴凉处打盹,我知道它根本不是想睡觉,它在打麻雀的主意。只见它眯着眼睛抬着头,以不易察觉的速度缓缓地移动身子。它在计算与麻雀的距离和角度,以增加胜算的把握。而那些叽叽喳喳的麻雀却浑然不知危险已经来到了身边。突然,咪咪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跃而起,半空中没有任何可以抓捞的附着物,它迅即重重地摔了下来,看样子摔得不轻。然而神了,一只麻雀已经衔在嘴里了。
对如此勤奋勇敢又不断进取的猫,我们自然是疼爱有加,时不时的到镇上买几条小鱼犒劳他。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才知道,咪咪对我们给它的奖赏是多么的不屑一顾。
那是一个初夏的上午。下了一夜暴雨,路上田间一片汪洋。稻田里的水依旧不停地向大河小沟中排放。突然咪咪从外面叼回来一条巴掌大的鲫鱼,放下后头也不回的朝外面走去。不一会儿又叼回一条同样大小的鱼。跟上次一样,放下后又匆匆的走出去了。出于好奇我尾随跟了上去。来到离我家不远的小河缺口处。稻田的水正是从这里排入河中的。狭窄的倾斜水道上,好几条鲫鱼盲目地逆水而上。我轻而易举的堵住缺口,把那几条鱼收入囊中。那天,一家人美美的放开吃了一顿鱼宴,咪咪是这顿渔宴的功臣。
如果日子就这样平安无事的一天天过下去倒也罢了,毕竟这样的生活中浸润着几分美好。但是咪咪却犯下了一个不能饶恕的的严重错误,把这份美好断送得一干二净。
阳春三月,家家户户把初春圈养的小鸡散放出来,锻炼它们在自然的环境中自主觅食的能力。一个令人烦恼而又不解的事情发生了:邻居家的鸡天天在减少。很快大家把怀疑的矛头指向了我家的猫。作为猫的“第一监护人”我们起初一口否认。可是时隔不久,正在作案的咪咪被人家逮了个现行。更糟糕的是它竟然叼着一只小鸡一路朝家狂奔。
那天我不在家,邻居跟踪追到家门口,面对如山的铁证,妻子自然哑口无言。邻居提出了一个不算苛刻的要求:“立即就地正法。”妻子说:“我们自己养的猫下不了手,我把它逮给你,要杀要剐随你们的便。”邻居表示理解。当妻子把猫递到邻居手上时,咪咪突然发起狂飙,冲着邻居又吼又挠又咬。邻居一惊一吓手一松,猫跑了。
晚上我回来后,妻子把咪咪的罪行详细地描述了一番。我叹了口气说:“放它一条生路,把它送走吧。”当天晚上,我找了一条小船,把咪咪抱上船划到河对面抛上了岸。当我划船离开的时候,咪咪站在岸边对着我呜呜的哀鸣。我狠下心不再回头看他。
猫送走了,鸡群安全了。邻居们也不好再说什么。本以为吃鸡的风波就此平息。不曾想一个月之后,事情又节外生枝冒出一段曲折来。
那天妻子到镇上买东西,突然与咪咪不期而遇。妻子又惊又喜又愁,亲又亲不得甩又甩不掉。想想也真是不可思议,集镇离我抛猫的地方至少有三、四里路,而且路上要经过三座小桥。真的无法想象它是怎么跑到镇上来的。咪咪显然认出了昔日的主人,它像小狗一样跟着妻子回来了。见咪咪回来,我们百感交集迟疑不决。最终,相信它能痛改前非改邪归正的侥幸心理占了上风,把它留了下来。然而咪咪本性难移,依然一如既往地咬死邻居家的鸡。有时吃不了,还把鸡贮在灶台后面的墙角里。
咪咪“罪大恶极”,我们忍无可忍,但让我们痛下杀手还是做不到。正好第二天,一个住在外乡的远房亲戚来我家有事。我把咪咪塞进一只口袋,拜托他带走,并反复叮咛送得越远越好。
猫被带走了,带走了我们的不舍与思念。咪咪后来是死是活不得而知,但我肯定它不会饿死,因为它有极强的自我生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