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真新人家 >  内容

儿时扑流萤

文章来源:上海嘉定 作者: 发布时间:2024/5/21 点击数:6 次

儿时扑流萤

新丰社区 姜宗仁

“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的萤火虫,在我记忆中,是夏天夜幕低垂时的一种最浪漫、最迷人的景致。美化和诗意了夏夜,点亮了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给了我无数的快乐。

童年,我在浜北蕃瓜弄渡过,这里清一色竹爿泥笆“滚地龙”房子。蕃瓜弄的周边,到处都是荒地水塘,过铁路往北走不多远,就是乡村农田菜地。每到夏天的“鸡栖于埘,日之夕矣”时,家家都会在门前撒上一盆清水,然后从烤得如蒸的房子里,拎着矮凳,端出饭菜,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围凳而坐,匆匆吃罢饭,手执大蒲扇,聚集在门口或空旷的地方消暑。这时,萤火虫像一群刚学走路的孩子,提着小灯笼摇摇摆摆、若隐若现、若明若暗的飞了出来,在漆黑的夜空中,与天上的星星交相辉映,一闪一闪。不一会,那星星点点的光亮,又游荡在有一句没一句谈天说地、品古论今的人们头上、身旁飘来闪去。即便没有微风,这清凉的荧光也让人们感觉淡淡的凉意。

我们孩子,可没兴趣听大人们那些没完没了的唠叨,我们穿着短裤衩,拿着蒲扇,三个一群、两个一伙的奔到西面旷野地里,“轻罗小扇扑流萤”去了。这片荒地很大,当中的杂草都被踏平了,周边杂草遍地、灌木丛生,还有黄泥土被挖走,积满雨水的大水坑。我们经常来这里打菱角,放风筝,做游戏,是我们天然的乐园。我一手拿着蒲扇,一手拿着空玻璃瓶,喊叫着、奔跑着,追逐飞来飞去的萤火虫。这一只飞走了,那一只又飞来。有的萤火虫一直发着光亮,有的光亮会突然消失,还有的一闪一闪由远而近的飞来。有人用挥动毛巾、也有人挥舞的双手,我轻轻用蒲扇迎接它们降落,生怕弄伤了小精灵的身体,轻轻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萤火虫越来越多,发出的光也特别的明亮,我想起那句“儿童竞追扑,照宇集书囊”的诗句,奔回家,用线把瓶子吊起来,像一只明亮的小灯泡。然后摊开作业本,却怎么也看不清书上的文字,只好点亮妈妈的小油灯,做完作业。

作业做完了,流萤玩够了,我走出门外,打开瓶盖,一个接一个萤火虫钻出瓶子,在夜空中一闪一闪,飞的那么从容、那么耀眼。我想起古人隋炀帝,在山谷里释放成千上万只萤火虫,那可是一幅多么瑰丽壮观的景观啊……我目不转睛地目送萤火虫飞向远方,照亮夜空,去点缀色彩斑斓的夜色,点缀我们儿时的梦想。

后来,这块空旷的荒地上耸立起高楼,我们转移到别处捉流萤了。再后来我当兵退伍回来,蕃瓜弄已经是五层楼的工人新村了。萤火虫绝迹了,但这种神奇的自然之物,还一直氤氲在我的脑海里,也成为我童年美好记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