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宇澄和他的繁花
作家金宇澄的《繁花》问世已11个年头了,因为喜爱的缘故,我一直关注跟踪围绕这部书而发生的事情,凡见报刊有《繁花》的相关新闻报道就剪报留存,又读了金先生以后出版的几本书。我的感觉是,这部翩若惊鸿的《繁花》,是金先生厚积薄发的“繁花异果”,是一幅徐徐展开的,那个年代上海人情世故的生活场景图卷。
《繁花》最早发表在《收获》杂志2012年秋冬专号上,金先生在寄《收获》杂志给我的便函上说,明年出书时将增加5万字细节。2013年4月我因出手慢,购得的《繁花》己是一版第二次印刷了(一版一印最有收藏价值),字数是34、9万。金先生为我的《繁花》题词是用了消闲字样,与别人送书所写“雅正”、“指正”等大不同,这触动我写了篇随笔,发在《真新人家》副刊上,题目就是“小说是用来消闲的”。大约是2017年受朋友之托去见金先生为书签名,他翻到书的出版信息页码时自言自语地说,30多印(刷)了。我这才注意到这己是第二版了,字数增加了有1万,卖价也从48元涨到58元。我手头还有第三版第47次印刷的《繁花》,字数为36、9万,印数己达到79万多了,售价也攀升到68元。
上海作家陈村在《新民晚报》夜光杯栏目中的一篇文章中称,(《繁花》)印刷的纸本怕是要到百万册。此言不虚,不知是从哪一年起,《人民文学》出版社也开始印售精装本。2013年6月,台湾省某出版社出版了繁体字版《繁花》,香港导演王家卫正是看了这个版本,在《繁花》2015年获茅盾文学奖后,才决定买下版权要做电影和电视剧的,金先生讲那一天是他的生曰,笔者在金先生的另一本《回望》书中,他母亲写的文章中知晓,这一天是12月l0号。
在当下文学作品销售很不景气氛围下,一部小说靠自然销售达到这个天量级别,是很了不得的事,同时也说明,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一定会受到广大读者追捧的。
这些年来,金先生仍在苦心孤诣地“经营”着这个《繁花》,添加细节,绘制新的插图,为英译者提供周详的人物小传,为导演王家卫绘制小说主要人物方位图,一张主要人物关系网(舞台剧方提供)也出现在第三版书的后面。也难怪金宇澄先生如此用情用心,大陆作家有太多写很多“大部头”后才斩获“茅奖”的,而金先生却是“一书即获奖”,他在上海东一美术馆展出他绘画作品时己明确表示,沒有再写一部长篇的考虑,精力将放在绘画上。
在中国这样的跨界作家并不多见,著名画家黄永玉应是一位,他80多岁时开始写小说故事又自画插图,在《收获》杂志上连载好长时间。金宇澄母亲说,舒舒(金先生小名)3岁时就喜欢看连环画书,在托儿所里积木搭得很好,动手能力强,这是不是金先生酷爱绘画的原因呢。
2023年12月初,我前往东一美术馆发现,和2017年金先生在上海图书馆展出不同的是,那次是插图展而这次是绘画展,金先生堂尔皇之以画家身份呈现了,那些画看得我“眼花缭乱”。
赵英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