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烧饼
小区院墙边上的裙房,有一间四、五平米的小屋,也不知什么时候,来了一对中年夫妻,搬来一个烤烧饼的烧桶,一个案板桌子,一个冰柜,仅此而已。
小店很简陋,简陋的似乎有点寒酸,没有广告,也不搞什么促销,只有简单几个字的店招:缙云烧饼。
关于缙云烧饼还有个传说,古时候,轩辕帝在浙南缙云的石笋上炼制仙丹,当地村民为求长生不老,纷纷效仿。一日,有村妇在家中烙饼,见其儿子刚炼制好丹药,土鼎内还有炭火且内壁光滑,就顺手将面饼贴于鼎壁,烤之,慢慢的,家中充满了烤熟之面饼的香味,而溢出房子,引来了其他好奇村民。大家食后发现烤出之饼比锅中烙出的饼更酥香、更软糯。
久而久之,村民们将土鼎改进做成烧桶,专用于烤饼之用。而有的村民则挑着特制的烧桶客走他乡,以烤饼谋生。
没有问过,这家小店的主人是否来自缙云,我只见到,店堂的墙上贴着字条:“浙江茶叶,自产自销”,我猜想,他们原先一定是浙南丽水一带的农民,依靠着做烧饼的手艺,来在上海谋生。
店铺前开始来了顾客,只见那中年男子拿出一块面团,手掌在面团上一按,顺势嵌入馅料,诸如梅菜猪肉、牛肉葱花、猪油葱花等等,包成圆球,蘸满芝麻,擀成30厘米左右的薄饼,顺势快速地将薄饼一甩,迅疾贴在烤炉内壁上。这一按、一包、一擀、一贴,动作麻利,一气呵成,足见店家其功夫到家,若无长期的实践,断然无法做到如此地快捷自然。
放学了,店铺前的人流慢慢地多了起来,一转眼,烧桶前排起了队伍,顷刻,路旁洋溢着葱香,饼香和肉香,香气四溢。那些刚刚放学的学子,急匆匆上下地铁的过客,飞驰而过的快递小哥,都留步停车,来此小憩。忙碌中的人们,人人怀揣一饼,在滚烫的烧饼咬上一口,外脆内香,滋味鲜美,远比那汉堡和三明治来的方便和实惠。
我有时会有点纳闷,咫尺附近,小吃的食铺甚多,麦当劳、肯德基、河南拉面、苏州小笼、新疆烤肉……,应有尽有。区区这一烧饼,你靠何来立足取胜呢?
然而几年过去,世事轮回,好多商家早已不知去向,唯有那烧饼铺依然重复着每一天的依然,饼香依然,辛苦依然,坚持依然,我忽然感悟:也许,这就是店主朴实无华的生存之道,兢兢业业的经营之道啊!
清峪社区 蒋正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