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看真新 >  内容

【嘉定报】在AI时代重建“我手写我心”

文章来源:上海嘉定 作者: 发布时间:2025/3/28 点击数:1 次

当DeepSeek用0.3秒生成高考满分作文时,人类在文字竞技场遭遇了“柯洁时刻”——我们引以为傲的规范写作,不过是机器眼中可复制的排列组合。然而,在这个技术奇点面前,语文教育的价值非但没有被削弱,反而更加凸显,它迫使我们重新审视语言学习的本质。

尽管AI能够网罗古今中外的经典为己所用,但它难以捕捉到“落笔封神”的灵感瞬间;虽然可以生成严丝合缝的文案模板,却无法表达每个人独一无二的经历和感受。AI或许能写出比《滕王阁序》更工整的骈文,但王勃真正的不朽,不在“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对仗,而在于那个站在赣江边的青年,用血肉之躯碰撞出的时空感悟。正如计算器虽能快速完成加减乘除,人们依然需要从算术中感悟规则逻辑;相机虽能完全还原自然景色,手绘作品却能提供别样的审美体验。对于语文学习,我们不能仅仅以工具论的视角去解读。遣词造句中的思想价值、情感意蕴、审美取向,才是文科的灵魂所在。尽管全球都在追求科技发展,但没有任何国家忽视文科建设。科技是国家物质力量的体现,而文科则是国家灵魂和精神的支柱。

如今大火的DeepSeek在回答“如果你变成了人,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这个问题时,其中一条就是“熬夜读一本纸质书到天亮。”这种对纸质书籍的向往,正是对深度阅读带来的心灵触动的认可。对我来说,阅读就是对抗生活不确定性的确定性——我知道我总能在其中找到乐趣,只要我想,翻开书就能沉浸到一个虚构的故事里。

当算法解构了写作的技术门槛,我们更需要重建“我手写我心”的原始信仰——不是和机器比骈偶工整,而是用它的眼睛发现新大陆,用我们的心灵丈量旧山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