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看真新 >  内容

【嘉定报】在便利中寻找平衡

文章来源:上海嘉定 作者: 发布时间:2025/2/28 点击数:1 次

从旋转扣到拉链,从无籽西瓜到上门外卖,这些创新的确让生活更加轻松。然而,当便利成为常态,我们是否真的变得“更懒”,抑或只是找到了新的生活方式?

历史上,许多发明都是出于简化重复性任务的愿望。正如发明电脑的约翰·阿塔那索夫所说:“我太懒了,不喜欢运算,所以就发明了电脑。”懒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是社会科技进步的一个内在动力。因为我们懒,所以我们发明创造了大量的器物,大如汽车、飞机,小到手机、洗衣机等。通过工具让生活更加智能、便利,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休闲时间和自我提升的机会。家里日常搞卫生的任务,交给扫地机器人;洗完头发,用立式吹风机将头发吹干,轻松解放双手。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懒人经济”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它不仅仅局限于实体商品,还包括各种上门服务和智能家居解决方案。当我们准备睡觉又懒得下床拉窗帘,只需要对智能音箱说“帮我拉窗帘”即可实现远程调控。对于许多人而言,“懒”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懈怠,而是代表着一种智慧的选择——通过合理的资源分配来提高生活的质量。

尽管懒人用品带来了显著的便利,但它们也可能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影响。长期依赖这些工具可能会导致基本技能的退化,比如手指灵活性和心肺功能。此外,过度依赖科技产品可能使人们失去了面对挑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降低了创造力和个人成长的机会。

我认为,关键在于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懒人经济”的参与者,未必尽是懒人。毕竟,在快节奏生活中,时间高度碎片化,相比于花很长一段时间做一件不甚重要的事,大多数人可能更喜欢“一心多用”或者“速战速决”。“懒人经济”就提供了一种省时省力的选择,这里的“懒”不是好逸恶劳的代名词,而成了忙里偷闲、时间规划的客观呈现,甚至成为精致生活的一种表征。我们甚至可以说,看呐,你我皆是“懒人”。

“懒人用品”并不一定会制造懒人,相反,它们可以作为我们实现更高目标的助手。在接受新事物时,不要忘记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劳动永远不会过时,奋斗才能创造真正的价值。“懒人经济”是时代和技术为我们打开的一扇窗口,但节省出来的时间并不是为了让懒惰潜滋暗长,而要用来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