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报】爱与被爱需要真实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我们从小就朗朗上口、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年少时,我经常会在给朋友的信中以此句作为落款,来纪念相距甚远的友情。
记得初中毕业时,我和最好的闺蜜在毕业典礼上抱头痛哭,因为我们考上了两所不同的学校。从每周都能见面,到相隔十几公里,我们约定要经常写信,把高中的点点滴滴通过文字传递给对方。这一习惯,我们坚持了一年半,来往信件积攒了几十余封。后来,写信变为寄明信片,当我出去旅游时,会精心挑选一张最出众的明信片,附上同样的话后投递进邮箱。
渐渐地,随着日常通信工具的普及,我们之间的联系方式转变成QQ或微信,聊天的频率却从满屏的日常分享,到后面只有逢年过节的祝福与表情包。没有了过去每天都要打开信箱查收信件的期待,当随时随地打开手机就能发送消息时,我们之间也没有了曾经的分享欲。
我有时觉得,这种情况并不乐观,曾经那么和谐的友情都变了味。虽然通信工具越来越便捷,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人情越来越淡漠。记得小时候,我在南翔农村里生活过一段时间,遇上点什么事儿,乡里乡亲都会来帮忙,充满着浓浓人情味。后面因为读书搬去了城区,楼上楼下不相往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相距咫尺,却犹如远在天涯。
如今,互联网技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一部手机、一个屏幕,动动手指,互通联系,诗人笔下的“黄鹤之飞尚不得过”“天涯若比邻”再也不是浪漫的想象,而是具体的现实。可是,随之而来的是人与人之间“比邻若天涯”的一种陌生与疏离。真正的幸福与满足并不在于拥有多少虚拟的点赞或关注,而在于那些能够触动我们内心深处、让我们感受到爱与被爱的真实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