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看真新 >  内容

【嘉定报】从盼拆到盼改

文章来源:上海嘉定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29 点击数:293 次

高楼大厦里的现代生活,是许多打工人的梦寐以求。但庭院深深深几许的乡间小院生活,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美好。

2000年初,奶奶所在的村进行了第一批的动拆迁工程,但止步于奶奶家。之后几年,针对这栋老房子是“拆迁”还是“改造”说法不一。原本大家的想法始终如一:再等等,总归会拆迁到我们家的,目前没有翻新的必要。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看着周边越来越多的农村房子换新貌,家里人的心态也由望眼欲穿“动拆迁”变为翘首以盼“再改造”。

因为奶奶家的房子是传统的农村风格,前面一排平房、后面双层自建房,中间围着的庭院装载着我童年的美好回忆。而不远处便是成片的农田,房屋后面则是竹林果园,这两片区域可谓是奶奶的乐土,老人家毕生的时间与精力都倾尽其中。所以每当讨论并畅想着未来这座年代感悠久的房屋会如何变化时,奶奶的所有关注点不是屋内,而是屋外。

过去,很多人都觉得农村是城市的低级版本,但农村并非城市的跟随者,而是跟城市有着差异化、且更接近自然的另一种美好。因此,农村房子的改造方向,也并非简单地向别墅看齐。它具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人文魅力,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趣味。贝聿铭先生说过:“生活就是建筑,建筑是生活的影子。”对于农村的房子,无论将其外形、构造、软装弄得多精致与豪华,乡村建筑的灵魂在于当地的传统与习俗、当地人的生活与习惯。比起富丽堂皇,大家更希望在门前的蔬菜园里采摘天然有机的新鲜食材,重新唤回小时候挎着篮子,在充满生机的园子里将蔬菜收入怀里的丰收记忆;也希望扛着锄头,去后山的竹林里愉快地挖笋,感受久违的农耕体验。

好的乡村建筑必须要有朴素的活力、可持续的生命力、强烈的美学感染力。这才是独属于农村房子的魅力。

陆佳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