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报】“躺平”不代表放弃
曾经我们有讨论过“网络热词”的更新与迭代,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掀起一波议论热潮,果不其然,当内卷席卷各行各业后,出现了与之对立的躺平。我阅读了很多人关于躺平的看法与见解,有强烈赞同的,有讽刺抨击的。其实在我看来,躺平之风并非近几年才兴起,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存在,只是人们给其赋予的解释与理解在不断改变。
过去,对于躺平的理解仅仅是表示在不管对方对你做任何事情、采取何种态度,都不做任何反应或者反抗,内心毫无波澜并表示顺从。那时候我们称之为佛系。现在很多人把躺平的特点归纳为:不婚不育不消费不买房不买车不奋斗,连自己都不关心,更别说关心别人,心态上达到了“超然”和“大彻大悟”,没有物质追求,也没有精神追求,没有理想,没有梦想,可谓是无欲无求,无欲则刚。可事实真就如此吗?
曾经被说成不能干活的“70”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洪灾时,用身体筑成冲不破的堤岸;曾经被说成只会享乐的“80”后,在汶川地震的时候冲在第一线;曾经被说成垮掉的“90”后,在疫情来临的时候,日夜奋斗在一线。
躺平只是年轻人用嘲讽的心态,把自己身上的种种压力重担先抛之脑后,随后进入“待定”状态。相比于一味地参与到社会竞争之中,更加强调审时度势。就好比一群人在电影院看电影,前排的人站起来,后排的人看不见也只好站起来,大家依旧在看电影,但是谁也没有办法舒舒服服地坐着欣赏。所以,可以把躺平视为一种对抗,即使视线被挡住也不站起来,因为不想白费力气,倒不如坐着将其当作一出广播剧也何尝不可。
现在的年轻人,是活的无比通透的一代,有自己的理想与追求,敢于对不合理的事物直接说“不”,也有自己对待生活最好的方式。如果某天你看到我“躺下了”,无论在你眼里看似多么颓废与崩溃,待到明早天亮时,我依然会在闹铃响后起身,梳妆打扮、打起精神,继续去为生活努力与奋斗,依旧是这个时代的“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