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001434-9/2018-00047 | 发布机构: | 真新街道 |
发文日期: | 2018年08月08日 | 主题分类: | 绩效评价 |
关键词: |
上海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环境卫生)
上海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上海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项目名称:环境卫生事务 项目单位:社区管理办(市容) 主管部门:真新街道办事处 评价机构:真新街道社区发展办
2017年11月 |
摘要
概述
按市级、区级有关政策规定,对真新街道范围内进行道路清扫、绿化保洁、垃圾分类及垃圾清运;
对真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进行业务资金拨付;环卫费按规定进行报账列支等。
支出内容:道路清扫费1,433.00万元;绿化护栏保洁40.00万元;道路绿化保洁89.00万元;垃圾分类处置723.00万元;垃圾清运处置1,534.00万元;环卫设备维修维护471.50万元
资金预算:4,290.50万元,由街道办事处筹措落实。
评价结论和绩效分析
项目按政策要求,对环境工程公司各项工作提供财政资金保证做到应保尽保,不遗漏,无差错,确保地区环境卫生工作有序开展。同时,确保环境工程公司专款专用,优化地区环境。
经验教训和建议
建议对项目中可能出现的资金预算安排更具体一点。
前言
开展绩效评价的背景
开展环境卫生事务绩效评价,是为了在环卫作业制度和技术层面保证政府投资项目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有效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与准确性,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也有助于增强政府管理的透明度和责任意识,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政府治理能力和执政能力,保证环卫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对项目所产生的各种效益进行衡量比较和综合评判。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作为改善公共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具有判断、预测、激励、约束等多项功能。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制度和方法,是深化财政改革的必然,有利于进一步完善财政资金分配的科学性,缓解财政收支矛盾。能够通过对财政收支对比关系的深入分析,对财政资金运用结果的绩效评价,促进财政资金供给理念从供给保障向“有效供给”的实质性转变,进而更好地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财力需求。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1.项目立项背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令第101号)《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为了落实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沪价费2006-029号)《关于发布本市环卫公共服务指导价格的通知》、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沪容环2008-72号)《关于加强暴露垃圾治理的通知》、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沪容环2008-98号)《关于发布环卫公共服务指导价格执行情况的函》文件的相关要求,对真新街道行政区域提供环境卫生工作的真新环境卫生工程有限公司提供财政资金保障,确保地区环境卫生事务有序进行。
2.项目实施情况
项目自2017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严格按照市、区环卫行业有关作业要求及街道工作部署。
3.经费来源和使用情况
本项目预算总金额为人民币为4,290.50万元,全部由街道自筹。2017年实际使用资金5240.5万元(一般公共财政支出4,290.50万元,收支两条线支出637.6万元,环境公司历年财政结余312.4万元),项目执行率为100%。
(二)项目绩效目标
项目总金额较大,按月进行发放,并控制项目预算,尽量避免超支情况的发生。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绩效考核是在一定期间内科学、动态地衡量员工工作状况和效果的考核方式,通过制定有效、客观的考核标准,对员工进行评定,以进一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基本素质;绩效考核使各级管理者明确了解下级的工作状况,通过对下级在考核期内的工作业绩、态度以及能力的评估,充分了解公司员工的工作绩效,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薪酬调整、人事变动等激励手段。
(二)绩效评价设计过程
依据项目各阶段评价的主要内容。结合项目资金使用量大、时间长的特点,设立统一的绩效评价标准。
(三)绩效评价框架
项目绩效评价可分为项目中间评价和项目后评价。对于项目绩效评价应根据项目的特点内容,采用适当、可行的方法,具体应包括以下内容。
项目信息收集应采用调查法,本项目主要采用现场调查。评价人员到项目现场,根据事前拟定的调查提纲,通过座谈、询问等方式,向项目执行单位有关人员了解项目各个方面的信息。
(四)证据收集方法
获取项目相关审计报告,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分析,梳理。
(五)绩效评价实施过程
绩效评价通过抽样调查查看取证,以及对项目相关资料的收集获取进行总结分析。
(六)本次绩效评价的局限性
项目业务范围较单一,普遍性较强,走访较为困难,主要以发放正确率为主要绩效考核依据。
三、绩效分析及评价结论
(一)绩效分析
1.项目决策
环境卫生事务是维护城市干净、整洁,营造优美市容环境的基本保障,预算金额较大,项目资金由真新街道办事处筹措落实。
2.项目管理
根据市、区有关政策规定,每月划拨,安排专职人员,规范业务流程,杜绝不必要支出。
3.项目绩效
项目通过街道审计,合理控制了预算的有效落实,超支部门由公司自筹。
(二)评价结论
1.评分结果
项目支出严格按照有关政策规定,接受上级部门检查。
2. 主要结论
项目总体风险通过绩效考核,及日常及时跟踪。项目进程合理有效,未出现财政资金滥用超支现象。项目从立项至最终审计均按照相关要求。
四、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主要经验及做法
通过立项阶段,严格把控预算指标,在立项前,对项目可能碰到的分析进行充分预估,做好充分准备。在立项阶段,严格按照相关程序步骤,同时不拘于形式,注重抽样调查,对项目定期进行评价。对绩效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由财务部门反映至项目负责人,进而对相关项目支出进行考核。
(二)存在的问题
预算明细可以进一步拆分,从而对项目起到更好的规范效果。
(三)建议和改进举措
1.政策建议
对于大型项目,预算明显可以适当拆分,从而更好地实现节约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目标。
2.改进举措
加强预算单位与财政部门的沟通,对于项目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尽量避免财政支出与项目进度脱钩。